为什么做空英伟达似乎是当下最不流行的押注呢?原因也很简单,正如巴克莱分析师Blayne Curtis团队周三的研报所言:
随着越来越多分析师在财报前上调英伟达目标价并维持“增持”评级,可以想见英伟达业绩想要“打败”市场预期的难度之高。但英伟达似乎并不担心。
早在5月公布2024财年一季度财报时,该公司给出的二季度指引便非常“霸气”,称营收展望为110亿美元(上下浮动2%),这将打破上一财年一季度82.9亿美元收入的历史最高纪录。
在英伟达给出超高指引之前,机构FactSet统计的分析师对二季度收入平均预期为71.7亿美元,较上年同期的67美元增长7%,而英伟达则直接点明,收入增长或高达64%。
目前,华尔街也将对英伟达二季度营收的预期上调至110亿美元,并预言每股收益EPS为2.07美元,等于同比暴增306%。英伟达预期二季度调整后毛利率为70%,高于上季度的66.8%。
8月17日周四,英伟达在美股午盘时股价止跌转涨。
华尔街在财报前愈发乐观,看来未来几个季度GPU供不应求对英伟达业绩的推动本周二,富国银行分析师Aaron Rakers将英伟达目标价从450美元上调至500美元,较周一收盘价还有14%的增幅空间,理由是“很难否定英伟达作为人工智能驱动的架构数据中心转型主要受益者的卓越地位,该公司在平台扩张和货币化方面仍然存在未被充分认识的机会。”
券商Baird的分析师Tristan Gerra将目标价从475美元上调至570美元,代表还能再涨30%,理由是“个人、企业和云服务供应商的各个层面AI需求都在激增。”
摩根士丹利分析师Joseph Moore周一建议利用英伟达最近两周股价下跌作为买入契机,称之“将从AI中受益的公司首选”。目前该股较7月18日创下的历史收盘新高474.94美元回调近9%。
大摩给出目标价也为500美元,理由是对英伟达GPU“相当特殊的供需失衡状况将在未来几个季度持续”,目前需求的一半都无法得到满足,一旦供应改善,其数据中心的优势将进一步扩大。
主流分析师普遍承认“当前存在企业支出大规模转向人工智能的宏观背景”,瑞银分析师Timothy Arcuri也建议逢低买入英伟达,提升目标价至540美元,称英伟达“实际上是拥王者(kingmaker)的地位”,因为大量资本正在追逐新的AI软件和专门的云基础设施模型”:
上文提到的巴克莱分析师维持600美元目标价不变,同样提到“尽管企业支出已经减弱,但云资本支出预算正在转向人工智能”的趋势。他们预计,随着供应改善,华尔街对英伟达2025财年每股收益的预期会从15美元上调至超过20美元,这令该股当下估值与业绩潜力对比“很便宜”。
券商Raymond James分析师Srini Pajjuri周二维持“强劲买入”评级,将目标价从450美元上调至500美元。称英伟达业绩超预期和不断上调指引的趋势将延续到2024自然年,理由同样是:“尽管云资本支出趋势参差不齐,但人工智能支出热潮中对GPU的需求仍显著超过供应”:
券商Piper Sandler分析师Harsh Kumar也认为第三财季英伟达将在数据中心业务的助力下维持高速增长,本周将目标价上调至500美元,除了看好大型云公司的需求外,还强调中国需求推动:
英伟达财报将是对AI炒作的最大考验,公司掌门人称来自生成式AI的收入将相当大不过,德银的分析师Ross Seymore仍对英伟达评级“持有”,即态度更为谨慎。尽管他也承认英伟达财报将“令人惊叹”以及人工智能带来更多的上行空间,但“周期性风险可能会使该公司未来增长的幅度和斜率难以预测”,买方分析师超高预期下的“财报达标门槛”可能更难跨越。
Forrester分析师Glenn O’ Donnell认为,英伟达下周财报将是“对人工智能炒作热潮的最大考验”,英伟达虽然很强大,“但并非无敌”,当下严重问题是根本无法满足客户的庞大芯片需求。
一方面,AMD和英特尔等竞争对手可能崛起并窃取市场份额,同时,英伟达的首选代工厂台积电产能已捉襟见肘,近期需求激增令英伟达关键的H100芯片交货时间延长至6到9个月。特斯拉CEO马斯克便在二季报上称,正在使用自研人工智能芯片构建自己的超级计算机来满足需求。
对此,雅虎财经专栏文章写道。尽管英伟达凭借对人工智能的早期投资建立了领先地位,但半导体业务的激烈竞争远近闻名,就像昔日巨头英特那样,没有哪个公司的行业领先地位是安全的:
心理学家和人工智能研究员Gary Marcus援引韩国室温超导LK-99被业内普遍证伪的例子称,“很少还有东西比AI更被炒作了”,分析师预估AI将有数万亿美元的市场,但据传目前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实际收入只有数亿美元,“增长1000倍的收入只是猜测,而且可能永远不会到来。”
但英伟达CEO黄仁勋强势看好数据中心从依赖CPU向GPU转型的大趋势,涉及的数据中心基础设施价值高达1万亿美元:
黄仁勋曾在3月份的英伟达开发者大会上表示,在过去12个月中,生成时AI只占公司收入的“极小、极小、极小”个位数百分比,但未来12个月中,来自生成式AI的收入将变得“相当大——具体有多大,很难说。”
他预测,人工智能及英伟达基础设施即服务(infrastructure-as-a-service)产品“将扩展我们的商业模式”:
本文来自华尔街见闻,欢迎下载APP查看更多
相关教程
2024-06-19
2023-04-19
2024-06-05
2024-04-20
2023-05-21
2023-05-16
2023-12-11
2023-10-09
2023-03-06
2023-11-14
2023-05-18
2024-10-23
2024-10-22
2024-10-22
2024-10-21